2025-05-08
今年5月18日,第35个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近日,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残联等16个部门印发通知,明确要求各地以“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为主题,通过切实有效的举措,组织开展丰富多元的助残日活动。
通知指出,今年既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 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在这一重要时期,各地需紧紧围绕全国助残日主题,全方位、多层次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过广泛宣传,充分展现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同时,积极组织开展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典型宣传活动,大力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社会各界扶弱助残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而为推动残疾人事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速发展汇聚强大合力。
通知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扶残助残文明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扶残助残文明实践活动,真正做到想残疾人之所想、急残疾人之所急,切实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
在具体工作部署方面,通知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各地教育、残联等部门要全力推动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进一步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保障措施。深入研究制定“十五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大力推动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积极探索并推进特殊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让特殊教育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各地民政、残联等部门要精准发力,推动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应保尽保,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进一步完善并细化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健全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工作相关政策措施。同时,积极引导和推动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共同促进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让残疾人生活更有保障。
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残联等部门要全面部署实施《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扎实开展“残疾人就业宣传月”活动。积极拓展残疾人就业新形态,针对2025年度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做好全方位、精细化的就业服务工作,依法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权益,让残疾人能够凭借自身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通信管理、交通运输、残联等部门要严格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持续推动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标准体系。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在助残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大无障碍交通运输设备的配置和改造力度,持续优化无障碍出行服务,让残疾人出行更加便捷、舒适。
此外,通知还指出:各地卫生健康、医疗保障、残联等部门要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应用,全面落实孤独症儿童发展全程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和关爱服务措施。积极推动残疾人友好医疗机构建设,严格做好困难残疾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按规定给予分类资助工作,为残疾人健康保驾护航。
各地农业农村、残联等部门要精准识别,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范围,切实提升监测帮扶效能。加大农村残疾人就业、产业帮扶力度,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将农村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纳入各地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助力农村残疾人共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各地科学技术、发展改革、残联等部门要认真落实《关于推进科技助残的指导意见》,大力发展助残新技术、新业态,积极加强残疾人事业科技支撑工作。同时,做好“十五五”残疾人事业规划思路研究,不断夯实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基础,为残疾人事业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各地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驻军部队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扶残助残活动,深入开展本领域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典型宣传,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环境。在助残日期间,要深入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家庭、残疾人服务机构、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等,面对面倾听残疾人需求,切实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来源:慈善公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