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慈善年会 | 张君婷:让公益情怀薪火相传

2019-02-26

1月14日,2018中国慈善年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以“慈善与改革开放” 为主题,总结、回顾改革开放40周年慈善成果,展望慈善事业发展趋势。荣程集团副总裁兼执行董事、荣程普济基金会理事长张君婷出席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今天我的演讲主题是“企业社会责任和公益创新”。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荣程创业的30周年,作为企业的同龄人,我想从几个画面开始讲讲我对公益和社会责任的理解。

首先第一幅画面把我们带回到了1997年,这个照片上的小女孩就是我,那个时候我8岁,那一年我父亲带着我给他的母校也是我当时就读的小学捐款,把我所有的压岁钱全部捐给了学校。

第二幅画面是我18岁那年,母亲问我想要什么生日礼物?出于女孩子的爱美之心,我说要一个包,但是母亲建议我把买包的钱省下来,捐给那些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做手术。

第三幅画面是一个老人,这位老人每天早上五点半都要到工厂巡视,风雨无阻雷打不动,这个老人已经70多岁了,但是他的精神依然如此矍铄,他就是我的外公。

这些都是长辈们给我的人生上的至关重要的一课。他们让我懂得了关爱和给予,懂得了责任和担当,而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也是我父母作为企业家一直以来的坚守和追求。

创业30年,荣程一直从三个维度诠释和践行着企业社会责任。首先拉动经济是根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爷爷讲过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企业是经济实体,只有这个经济实体发展壮大,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为国家贡献更多的税收,为员工谋求更多的福祉,也才能更好地拉动地方的经济,更好地造福社会,奉献社会。

30年前荣程集团只是我父母两个人的小家,如今已经壮大到了万人大家,这些年来荣程纳税过百亿,社会贡献总额超过260亿,我们按照每年8%的比例提高员工的收入,投资3个亿建设职工之家,全面提高员工及其家人的幸福指数。这些数字的背后凝聚的正是一份责任。

第二,做精品质是保证。荣程集团现有钢铁冶金、科技金融、文化、健康四大板块,一提到钢铁很多人都会想到是夕阳行业。但我不这么认为,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德国双立人的一个单品可以跟我们中国一吨木炭钢的价格差不多,这说明什么?说明品质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现在要考虑的并不是需不需要钢铁,而是需要什么样的钢铁的问题。这些年来,荣程一直在钢铁领域精耕细作,现在优特钢比例已经超过50%,港珠澳大桥、复星高铁以及军工领域都在使用着荣程的产品。钢铁如此,其他行业也是如此,用高品质的质量、产品、技术和服务推动社会的发展,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也是一份责任。

第三,回馈社会是夙愿。1993年我父亲做钢铁赚了三百万,在那个时候这绝对是一笔巨资,但他并没有选择享受生活而是继续奋斗。后来钢铁行业陷入三角债危机,有人劝他你已经这么有钱了还冒这么大的风险干什么?他的回答是,我就是要拼下去。支撑父亲拼下去的动力就是责任、担当以及回馈社会的夙愿。

说到社会责任,很多人都会想起当年我父亲在汶川地震的捐款。这些年来,荣程直接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捐款已经超过6亿。2015年我们也成立了荣程普济基金会,一是为了缅怀我逝去的父亲,二也是拓宽公益的广度和深度。回馈社会不仅仅是做公益,钢铁是一个高耗能的行业,基于行业的特殊性,荣程一直坚持绿色发展战略,与城市和谐共生、共融。目前我们在节能环保上已经投入了35个亿,通过关停地下水开采、建立污水处理厂,以及把工业中的余热为百姓供暖等一系列的设施实现了资源循环再利用,也切实承担起企业的环保责任。

“为责任而生,为使命而活,为传承而前行”这句话是我母亲的人生信条,也是她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教导和要求。我认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传承既是企业的传承,也是家族的传承,更是精神的传承。我在国外留学十多年,去年正式回国,自己走过一片创业路才深切体会到父辈们创业的艰辛,也深切地理解了一个企业所承担的责任是什么。

荣程集团在2014年成立了“放心购”电商平台,是荣程大健康板块的下属公司。当时我还在国外,看到国内大家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所以我决定在美国和加拿大成立“放心购”海外公司,希望把海外优质的产品和先进的健康理念引入国内,为公众健康事业做一点事情。现在 “放心购”已经成为今年集团大健康板块发展最快的业务,这样的成绩让人非常兴奋和欣慰。

我深知对于二代来说,企业社会责任的传承绝不只是做好一两个项目那么简单,如何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更好地传承企业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30年前,荣程集团诞生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30年后,“一带一路”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我们把国际的先进理念、技术、成果引进来,同时输出我们的优秀项目,从“走进来”和“走出去”两个维度实现与国际的交融和发展。刚才我提到的“放心购”实际上就是一个“走进来”的例子,同时我们也关注着“走出去”。我们在俄罗斯开展了国家“一带一路”农业园区试点,规模化地种植中草药,期望打造成“一带一路”的亮点项目。

此外我们还在东南亚进行了钢铁业务的探索,对泰国、柬埔寨、印尼等国家进行了考察,希望把我们的产品、技术、管理技巧辐射到东南亚,进一步拓展业务半径和发展半径。同时,还走进斯里兰卡、英国、美国等国家,举办时代记忆系列论坛,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如果说国际化是一棵大树,那么企业的发展就是树干,企业的责任就是树根,把企业、发展、责任这三个词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我想这也是我们二代对责任的理解。

在过去几年中,我也一直在思考在创新公益方面做一些探索,如何把公益做得更加可持续性。在国内,大部分的企业创业者做公益是以捐赠为主,而有另外一种模式也是近些年全球的一种新趋势,就是影响力投资。影响力投资在国内还处于萌芽阶段,它强调在产生经济回报的同时创造社会价值。我认为传统文化产业和工业的结合就是一种模式,我们集团正在推动的百村计划也是其中一个例子。不是所有的投资都要追求立竿见影的回报,譬如,对社会和文化的支持是不需要马上看到回报的,因为这种回报更多地来自于对下一代文化底蕴的培养和加强。但是如果要让更多人受益,那么前提就是我们必须能生存,而社会影响力投资所发挥地正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存的作用。

我想到一位日本的二代企业家,这位老爷爷已经70多岁了,他就是倍乐生集团的董事长。很多小孩都知道巧虎,他是巧虎的创始人,上周我们在美国夏威夷见面的时候他跟我聊到公共利益基本主义。他用了30年的时间活化日本的乡村,前面十几年所有人都认为他疯了,但是他花了30年打造出来日本最有名的直岛,现在已经被评为世界上最值得去的地方。当我们聊到企业和公益的时候,他说,很多人看到的都是我作为倍乐生董事长的光环,但我自己认为,为地球、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我对岛屿的保护,才是真正的价值。

说到这里我还想到一个智者前辈的话:“企业要做到基业常青,必须依道而行,因势而变”。我们这个社会从来不缺赚钱的企业,我们最缺的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企业与公益相通,责任与关爱并举,“感恩社会传承爱心”是我父亲留给我的精神财富,也是荣程人永远不变的箴箴誓言。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去开创更辉煌的未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