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慈善年会 | 俞小萱:在国际公益的道路上携手同行

2018-01-30

1月20日,2017中国慈善年会在北京召开。年会以“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为主题,以慈善力量助力脱贫攻坚为重点,凝聚行业共识,盘点年度成就。以下是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俞小萱在年会上的演讲全文。

尊敬的陈昌智副委员长

尊敬的高晓兵副部长

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上午好!

我是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俞小萱,很荣幸受邀参加2017中国慈善年会。这是中国慈善行业的盛会,是中国慈善人的盛会,也是我们进入新时代,不忘初心、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动员会。

“以慈善的力量”,这个主题令我非常感动。一个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慈善事业的无形而巨大的贡献。

刚才播放了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的对外宣传短片。片子简单介绍了基金会近七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成立于2011年1月,宗旨是传播和平发展理念,开展国际公益活动,支持中国社会组织开展国际交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多年来,基金会在周边及沿线的20个国家,围绕医疗、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物资援助、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减贫等领域开展了近50个民生项目,累计受益人数近30万。

“慈善”是中国道德史上最有温度的符号。“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守望相助”、“大爱无疆”等等,都是基金会开展国际公益的思想根基。同时,基金会开展的国际公益更是配合“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国与周边及沿线国家民意相通工作的需要,也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向世界传递中国友善的具体实践。

我们开展国际公益过程中,以民生项目合作为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雪中送炭。在与项目所在国合作过程中,我们的项目开发都是以满足民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受益群体和承诺指标,让民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2017年,基金会在周边和沿线国家新建、在建学校21所,诊所3所,项目新增直接受益人6万。

二是坚持自助与他助相结合。我们吸取其他国家及中国政府援外项目模式的经验教训,坚持由我方出资、外方实施的项目模式,严格执行预算制,外国合作伙伴在拥有更大自主权的同时,明确承担后续管理、使用维保等责任,使“带路”建设中“共谋共建共享”原则具体化。

三是坚持量力而行,务求实效。基金会开展的项目绝大多数位于农村或偏远地区,我们始终坚持俭朴、实用、接地气的项目设计定位和执行标准,不贪大求全,不求表面光鲜,以当地民众迫切需求为导向,确保项目资源发挥最大实效。

中国的发展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认同,中国的经验也为发展中国家探索自身发展道路提供了不依赖美西方国家发展模式的新路径。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希望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开幕式讲话中,再次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意义,强调要“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

“中国梦”正将中国人民带入一个美丽国家建设的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的伟大实践向前推动。“慈善的力量”在实现“中国梦”和“一带一路”建设中是无穷的,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更应彰显其国际魅力。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愿与国内有影响、有意愿开展国际公益的慈善组织合作,在国际公益的道路上携手同行。希望更多的国内慈善组织和人士关注和支持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2017年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获批成为慈善组织,不久前又获得公募资格。你们的关注和支持,也是对中国慈善组织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公益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也希望与已经走出去开展国际公益的兄弟组织经验交流,互学互鉴,共同成长。近年来,基金会在周边国家开展国际公益,拥有一批成熟、可靠的国际合作伙伴。我们愿意与更多中国社会组织开展合作,分享推荐合作伙伴,进行项目对接,提供经验分享。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愿中国慈善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谢谢大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