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2016年《慈善法》颁布实施以来,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坚持“把慈善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做”,构建具有河南特色的“五个慈善”(“法治慈善、实力慈善、高效慈善、全民慈善、阳光慈善”)总体布局,着力推动河南慈善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在扶弱济困、安老助孤、助医助学、抗疫救灾、助力乡村振兴、促进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九年来,省总会募集款物达149亿元,帮扶困难群众超过823万人次,成为推动河南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坚持以党建引领,通过建组织、抓班子、带队伍、强自律,夯实了慈善行业组织发展的根基,抓住了做好慈善事业的关键,激发了干事创业的激情,树立了慈善组织的良好形象。
一是注重健全组织体系。组织体系建设是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022年由河南省慈善总会更名为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后,联合总会除继续承担对全省慈善会系统引领、协调、指导职能外,又担负起对全省慈善行业的管理、监督、服务职能。以此为契机,在横向上,联合总会加强与基金会等公益机构和大型企业之间的协同,吸纳一批特大型国有、民营企业和优秀社会组织作为理事、常务理事,并从中挑选一些有影响力的单位和知名人士作为副会长单位代表或不驻会副会长;在纵向上,推动慈善组织体系不断向社会各个角落覆盖和延伸,目前全省所有市、县成立了慈善会,超八成的乡镇成立了慈善分会,近七成的村社设立了慈善工作站。同时,协调超过七成的省辖市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兼任组长的市慈善事业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党对慈善工作的全面领导。纵横贯通的组织网络体系构建,为做好慈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是注重抓班子带队伍。队伍建设是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联合总会班子成员的配备上,副会长、监事长都是经省委组织部同意,选配在多个重要岗位上担任过主要领导职务且退出现职的正厅级领导同志。省总会领导班子实行分工负责制,各位会领导按分工各负其责。在队伍建设上,提出并始终坚持按照“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良、敢于担当”的标准,通过公开招聘、公开竞聘方式严把入口,通过适时培训、研讨交流、党性教育等方式培育人,通过严格考核、优胜劣汰科学管人,打造职业化、专业化慈善工作团队。与此同时,省总会还积极推动市、县级慈善会参照省总会的做法,选配好领导班子,建设过硬工作队伍,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队伍过得硬,事业能出彩。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省总会勇当河南慈善救助“先锋”,交出了“应急慈善”出色答卷。当年大年初一中午,省总会主要领导看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新闻报道后,立即决定总会终止休假,全体同志积极响应,从省内省外紧急赶回郑州,正月初一晚上八时都按时赶到省总会机关,认真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迅速谋划启动“疫情防控 共克时艰”慈善项目。省总会领导带头,大家不顾个人安危,按要求奔赴抗疫一线,在较短的时间里,省总会就募集抗疫款物2.3亿元,为河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2021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河南“7.20”特大暴雨灾害,省总会危难之中显身手,再续“应急慈善”出彩篇章。20日当晚7点到21日凌晨7点,省总会所有的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彻夜未眠、主动作为,争时间、抢速度、勇担当,迅速启动了“防汛抗洪 驰援河南”慈善项目。由于项目发布及时,抓住了救灾的关键节点和募捐的最佳时机,仅短短20天时间,省总会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款物52.07亿元,其中,资金47.29亿元、物资价值4.78亿元,占全省社会捐赠总量的52.4%,为河南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时任国务委员王勇在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对河南慈善在抗洪救灾中所作的工作给予表扬。
事实充分表明,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才能做到急而有序、急而有力、急而有效,才能不断集聚正能量、激发正能量、传递正能量,才能将慈善大爱高效汇聚起来、传递出去、弘扬开来。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慈善工作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常抓不懈,定能久久为功!
三是注重加强自律建设。“公信力”是慈善组织的生命力。行业自律是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联合总会以“法治慈善”和“阳光慈善”建设为重要抓手,建立完善了以《章程》、《财务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基金管理办法》、《会员管理办法》、《信息公开办法》等31项管理制度,坚持依法治会、依法行善,使依法依规依制度开展慈善活动进一步落地落实,以制度管人、管事成为行动自觉。同时,严守“善款善用、诚信透明”的承诺和规矩,做实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做到了所有善款来去透明、使用清楚、公众放心。国家审计署、省审计厅对省总会2020年的抗疫募捐资金和2021年抗洪救灾捐款资金审计后,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正因为如此,省总会在全省慈善事业发展中起到了行业的排头兵作用,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