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组织 | 甘肃省慈善联合总会

2025-05-23

甘肃省慈善总会于1995年3月成立,2023年8月召开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立足甘肃省慈善行业发展实际,为有效发挥联系政府、慈善组织和社会慈善力量三方的枢纽平台,引领规范慈善组织行业行为,总会正式更名为“甘肃省慈善联合总会”,并相应拓展业务范围。近年来,联合总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慈善法》为遵循,按照“扶贫济困、赈灾救难、安老助孤、兴学助医”的慈善宗旨,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心任务,围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围绕适应新形势、实现新转折、开拓新局面,努力提高新时代新阶段慈善事业工作水平,慈善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贡献了慈善力量。

一、以募捐为基础,动员社会参与。坚持立足本省、面向国内外募捐的方针,持续加大募捐力度,千方百计募集慈善资金,以传统募捐方式与现代募捐手段相结合、品牌项目带动募捐与重点动员募捐相结合、线上募捐与线下募捐相结合“三个结合”为抓手,采取领导带头、登门拜访、主动邀请、会议座谈等形式,借鉴过去务实管用的措施方法,积极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定向募捐,冠名募捐和小额募捐;积极加强东西部协作以慈善项目带动募捐。2020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冲击和众多困难交织、承压前行的不利局面,联合总会主动扛起募捐责任,全力以赴,积极探索,创新募集资金思路,重视和发挥互联网平台募集资金的作用,拓展募集资金新渠道,拓宽了符合甘肃实际的多元化、多渠道募集资金的新路子。2023年12.18积石山地震发生后,中华慈善总会和全国慈善会系统、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发扬大爱无疆的慈善精神,纷纷伸出援手,支援受灾地区抗震救灾,全省慈善会系统累计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款物10多亿元,同时,总会两次向市州慈善会组织下发通知,严格要求依法依规做好捐赠款物管理使用。2019年开始,总会尝试利用腾讯公益、公益宝、轻松公益等平台发布募捐项目,同时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开展线上募捐。2024年8月,联合总会与腾讯公益基金会共同举办了首届“爱心甘肃·慈善数字公益节”网络募捐活动,在部分县(市、区)举行有县区主要领导参加的动员大会,鼓励和支持各地用更多精品项目和丰富多彩的劝募活动,掀起全民参与“数字公益节”的热潮。公益节期间,线上线下筹款共计2350多万元,参与线上捐款人数、筹集善款实现新突破。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公众对慈善活动的认知度,实现了常态化募捐稳步增长,定向募捐有新突破,网络化募捐取得新进展,专项募捐取得新成效。

二、以救助为目的,创新品牌项目。甘肃省慈善联合总会对传统的慈善救助内容进行了梳理整合,以项目为载体,汇集社会资源,对应各方弱势群体的需求,开发和创新慈善项目,努力提供精准化的救助和专业化的服务,救助方式从单纯物质救助向物质救助与精神慰藉相结合转变。总会坚持以项目带动募集资金,以募集资金开展实施项目,打造了“慈善助学”、“慈善助医”、“慈善济困”、“慈善情暖陇原”、“津陇慈善情·助力乡村振兴”、“慈善幸福家园”等十几个品牌项目。联合总会连续四年开展的“慈善阳光助学活动”,每年至少筹措150万元以上资金,对省内新入学的困难家庭大学生实施每人5000元的救助,累计救助1215人。在每年元旦、春节期间筹措100万元资金及大量物资,在多灾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慈善情暖陇原”活动,发放款物累计1800多万元。甘肃省在推进慈善医疗救助项目中,先后为200多名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成功实施了康复手术,对13000多名符合救治条件的唇腭裂患者实施了手术修复治疗,对7类符合治疗条件的860余名癌症等重大疾病患者开展了11种援助药品的发放工作,有效缓解了农村部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家庭的经济负担。2019年5月以来,总会加强东西部协作与天津市慈善协会的对口联系,在天津援甘的7个市州、34个县区开展了多个慈善项目。2021年起,双方共同实施“津陇慈善情·助力乡村振兴”慈善品牌项目,重点建设一个老年活动站、一个电子阅览室、一个关爱儿童之家、一个光明小屋等,三年多累计投入款物近7000万元,按期建成300个“四个一”项目,惠及甘肃大约30余万村民及孩童,这批系列品牌项目,看得见、用得上、立得住、惠民生、暖人心,能长期发挥作用,为助力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理清工作思路,推动慈善组织发展。近年来,联合总会着重培育“慈善为怀、无私奉献、清正廉明”的慈善精神,努力打造阳光慈善、透明慈善、法制慈善,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公信型、效能型的慈善组织。提出了“围绕一个中心,坚持一个遵循、做到三个加强”的基本工作思路,“争取四个支持、实行五个透明、达到五个了解、实现四个满意”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目标。即:始终以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以《慈善法》为遵循,加强募捐救助、慈善宣传和组织建设,争取党政支持、企业支持、社会组织支持、爱心人士支持,实行财务透明、项目透明、捐赠透明、管理透明和操作透明,努力使全社会了解慈善政策、了解救助对象、了解救助程序、了解慈善项目、了解实施结果,力争实现受益者满意、捐赠者满意、社会大众满意、党委政府满意。同时,总会通过跨省考察学习、积极搭建行业交流平台、组织专题培训等活动,在乡村振兴、应急救灾等领域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提升行业整体服务能力与公信力,积极推动甘肃省慈善组织专业化发展,并尝试与企业共建实践基地、与高校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促进经验共享与资源互补。联合总会将弘扬慈善文化作为推动自律的基础,通过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社区慈善创新试点等活动,营造崇德扬善的社会氛围。在项目设计中注重惠民导向,围绕“一老一小”等民生需求开展精准帮扶,以实际成效增强社会认同感,激发行业内生发展动力。明确职责定位,助力慈善行业规范化换届更名后,联合总会明确自身职能定位,将推动行业自律纳入核心工作范畴。以推进慈善行业治理现代化为核心,深入宣传贯彻新修改的慈善法及其相关配套制度规定,引领推动全省慈善组织依法行善、依法兴善,确保慈善事业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一是加强党建引领。总会坚持每周一次政治学习,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慈善事业的决策部署,积极相应党的号召开展专项行动。二是坚持依法依规。自觉遵守慈善法律法规,遵循合法、自愿、诚信、非营利的原则开展慈善活动,规范慈善行为,确保慈善事业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并加强内部治理,强化慈善财产管理,加强对合作方以及基层慈善组织的指导和监督。三是强化行业自治。总会定期对慈善项目运作、成效,公信力等进行评估评价,并及时向市县慈善协会和会员单位发文提要求,从宣传、募集、接收、使用以及后期跟踪监管从严要求,督促各级慈善组织提升自身水平和公信力。四是完善行业协同与基层网络。“12.18”积石山地震抗震救灾期间,总会与政府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并依法每日公开资金物资收支情况,确保应急慈善活动高效有序。注重推进基层慈善组织建设,通过“幸福家园”工程、“津陇慈善情”等项目培养孵化各级社会救助力量,健全基层慈善救助体系。


返回列表